選單切換
登入
註冊
實戰家學堂
4
顧問服務
創業家策略覆盤
數位轉型實戰
空間租借
電商 Blog
TeSA 神隊友
2
政府資源
創業神隊友推薦
關於 TeSA 2.0
疫情紓困專區
會員中心
訂單管理
實戰家學堂
顧問服務
創業家策略覆盤
創業家養成
創業心路覆盤
數位轉型實戰
空間租借
電商 Blog
TeSA 神隊友
政府資源
創業神隊友推薦
關於 TeSA 2.0
疫情紓困專區
購物車
登入
註冊
一般購結帳去
首頁
文章列表
SaaS 創業路線圖(60)做商業 SaaS 的還算 SaaS 公司嗎?
SaaS 創業路線圖(60)做商業 SaaS 的還算 SaaS 公司嗎?
2020-05-07
作者:吴昊白夜行 SaaS
過去 60 周以來,我每週二都發佈一篇,只在今年春節間斷過一次。昨天在一個 SaaS 圈銷售管理者閉門會上,我開玩笑地說,在這個 VUCA 時代,規律被不斷打破、什麼都不靠譜,所以我們做事情更得“靠譜”才行。而守時,就是靠譜的表現之一。
60 表示“及格”,我仍會繼續寫,先定個目標到 99 篇吧。在我的 SaaS 創業知識體系裡,可寫的東西很多,在這個關鍵數字上,我還是想繼續談談商業模式。
這裡的隱喻是,如果商業模式沒設計對,無論多努力,你的創業都沒法及格。
上一篇談商業模式的是第 55 篇《SaaS 產品分類及其發展方向》,我把 SaaS 產品分為兩大類:
*
工具 SaaS
:為客戶企業提供了一個提高管理效率的工具。
*
商業 SaaS
:除了提供一部分“工具”價值外,還能為客戶企業增加營收、提供新的營收項目。
我提出的“商業 SaaS”,在 SaaS 圈爭議不少。有好朋友問:
一、“慧算帳”算不算 SaaS 公司?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雲帳房”與“慧算帳”這 2 家服務代記帳行業的公司。
*
雲帳房
:官網 Slogan 是:代賬行業專用財稅軟體、一鍵批量報稅。他們是一家典型的 SaaS 公司,為代賬公司和擁有會計崗位的企業提供效率化財務稅務核算工具。
*
慧算帳
:官網 Slogan 為: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財稅工商服務。他們通過 SaaS + 財稅服務模式,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代記帳等服務,看起來更像一個巨型代記帳公司。
在 2017 年 B1 輪融資時,據其官方介紹,“慧算帳財稅作業一體化平臺已經更新了共計 34 個版本,覆蓋各種客戶體量近百個細分行業的數萬業務場景”。他們通過 SaaS 交付模式及時回應及滿足企業財稅服務需求。
我這位朋友是頭部 SaaS 公司的創始人,他的結論是:慧算帳不是 SaaS 公司。
我認為,從慧算帳的營收構成上看(收代記帳服務費),確實與典型的工具 SaaS(收軟體服務年費)有很大不同。
昨晚我和一個知名行業 SaaS 的創始人聊天。他們 3 年前就在 C 輪拿到上億(換算為人民幣)的投資。他有同樣的困惑:我們是不是 SaaS 公司?公司應該按 SaaS 公司的 10 倍 P/S(用市值÷銷售額)估值?還是用傳統企業的方式,按 10~20 倍 P/E(市盈率:市值÷利潤)估值?
這讓我想起商學院裡一個非常經典的戰略分析案例,我從具體問題中跳出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二、小迪士尼畫在餐巾紙上的戰略地圖
邁克爾·艾斯納是迪士尼公司 1984 年 ~ 2005 年的 CEO,他通過收購電視網(包括 190 億美元收購 ABC)、雜誌、報紙、出版社、職業體育隊伍、迪士尼遊艇、美國互聯網公司,將公司營收擴大到 121 億美元(1995 年)。然而,從 1996 年開始,隨著不斷併購,迪士尼公司的利潤卻出現下滑。
下麵這張圖最初是小迪士尼畫在一張餐巾紙上的。(關於教授提到的小迪士尼:我查了一下,沃爾特·迪士尼沒有兒子,迪士尼家族成員曾經在公司有影響力的是沃爾特的弟弟和女婿、侄子三人,這裡應該是指沃爾特的侄子羅伊·迪士尼。)
這張圖四周有很多迪士尼的業務,包括:電視網、音樂、出版物、連環畫、狄斯奈樂園、動畫人物周邊產品授權銷售,中間畫的是創意工作室和電影。
我們想想,迪士尼是個遊樂場公司嗎?還是個電視公司?
進一步的問題來了,我們如何界定一個公司是“xxx”領域的公司?我認為關鍵是看其核心業務是什麼。
對於迪士尼來說,遊樂場掙錢、周邊產品授權也很掙錢,但這一切的基礎是迪士尼創造了米老鼠、唐老鴨等一系列動畫形象,也就是大 IP。沒有這些 IP,遊樂場就沒有任何特色和優勢、周邊產品的授權也沒人會買。
這也是從 1996 年開始,迪士尼陷入發展危機、老 CEO 邁克爾·艾斯納黯然下臺的主要原因 —— 收購一大堆邊緣業務,表面上快速提升了公司的營收;但不重視核心能力,公司的競爭力實質上在下降(體現在盈利能力上,就是利潤連年下降)。
在羅伊·迪士尼的主導下,2005 年羅伯特·艾格成為公司新的 CEO。艾格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搞定約伯斯並且收購皮克斯。隨後 2009 年,迪士尼收購漫威(現在看看“漫威超級IP的世界”,想想這筆收購有多划算!)、2012 年迪士尼又收購盧卡斯影業。
為什麼要收購這些創意公司?因為迪士尼的核心能力“創意“在喪失,只有通過收購快速補上。
隨著核心能力的提升,迪士尼公司的股價在 2005 年之後的 10 年增長 5 倍多,目前市值 2000 多億美元。
同樣是收購,收購邊緣業務和收購核心業務,結果如此不同。
幾年前,大家愛說,“麥當勞不是速食公司,其實是個地產公司”(購買了很多自用的店面房產)、“騰訊不是社交軟體公司,而是遊戲公司”(遊戲收入占比很高)。
這只是對公司印象上的矯枉過正,麥當勞的主業還是漢堡;騰訊如果沒有微信 / QQ 導流,遊戲也賣不好。
換句話說,騰訊有這些流量,還可以賣廣告啊。2019 年 Q2,騰訊網路遊戲在主營板塊營收的占比已經降到 30 %。
敲黑板了!總結一下:
定義一個公司是什麼領域的公司,不是看它的主營收在哪裡,而是看它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三、回到“什麼是 SaaS 公司”的話題上
那麼我說的那些“商業 SaaS”公司能否算 SaaS 公司呢?
以我昨晚這位朋友的公司來看,他有大量行銷服務收入,如果這些行銷服務基於 SaaS 產品積累的資料,我認為這就是SaaS公司。
再舉個例子,7 月份我在騰訊 SaaS 加速器做評委。一家上來路演的公司是做某細分製造業 SaaS ERP 的。這公司的 SaaS 軟體年費收入沒多少,但基於 ERP 資料,他們就有能力為這些製造企業客戶提供物流服務、貸款資料服務(收取金融機構的傭金),一年有幾個億的營收。
進一步講,你當然不能把這家 SaaS ERP 公司叫做物流公司或金融資料公司,因為說不定哪一天,他基於 SaaS 資料,又做出一個現在完全猜不到的新業務,打個比方,成為集中採購商。到了那一天,我們難道又把這家企業界定為“大宗貨品批發商”?
不,他一直都是 SaaS 公司。
說回“
慧算帳
”,如果它達到這樣兩點之一:
* 要麼,通過以 SaaS 產品為主的技術手段顯著提升了規模化代記帳的效率,效率比幾十萬中小代記帳公司各自使用“雲帳房”產出的效率高很多;(“規模無效率”在很多行業也是常見的,例如夫妻百貨店,大公司收購連鎖後也很難通過提高效率多盈利)
* 或者,雖然代記帳效率沒有特別大差別,但 SaaS 由此沉澱下來的資料有巨大價值,將來能夠由此做出增值業務。(我認為這一條“慧算帳”是有很大機會做到的。詳見我的另一篇《SaaS 創業路線圖(34)SaaS 公司的資料價值》)。如果從這一點出發,“慧算帳”和“雲帳房”的終極目標並沒有多少差別。
符合以上兩條之一,SaaS 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那麼我認為這就是 SaaS 公司。
相反,如果 SaaS 不是它的核心競爭力,獲客方式與傳統代記帳公司也沒有不同,那麼它就是一個超大代記帳公司。
當然這並不是好壞之分,評價一個公司,不是看它的標籤,而是看它創造價值(盈利)的能力。
四、再談談數據
再進一步,我們談談 SaaS 的資料。
1、
SaaS 產品裡客戶的歷史資料很值錢!
我和幾位個人很欽佩的投資人聊到 SaaS 公司,大家會認為每個行業(甚至細分領域)未來頭部的 2 家 SaaS 公司會非常值錢。因為他們可能分別有 60 % / 30 %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行業裡 30 %或 60 %企業過去幾年的歷史資料!一旦資料在一家 SaaS 公司沉澱了 5 年,另一家 SaaS 公司是很難替換的。
你可能會覺得,資料屬於客戶,客戶如果要換供應商,把老系統的資料移轉到新系統不就行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我作為專案經理親自帶領 Data Migration(資料移轉)團隊用 1 年時間做過 2 個系統間的資料移轉。首先,成本高昂,花費幾百萬人民幣;其次,仍然會因為資料結構不同丟失不少有價值的資料。因此遷移後,資料的價值會丟失很多。
而且,能遷移的其實是 raw data(原始資料,例如客戶拜訪記錄),每個系統還有大量有價值的 metadata(仲介資料,也就是“描述資料”的資料,例如某團隊多個維度的年度拜訪統計數字)。仲介資料完全是開發者定義的,與客戶業務的關係更弱,與開發者的業務理解能力相關,更難帶走。
2、SaaS 公司的資料能力,不只是提供靜態的歷史資料。
通過不斷積累行業 know how,行業 SaaS 公司對行業的理解其實是能夠超過行業裡絕大部分老闆的。
我在多個行業 SaaS 公司都看到這個狀況 —— SaaS 創始人給行業裡十幾個頭部公司的大老闆們上課。這也不難理解,除了對自己公司的增長焦慮、對互聯網新思考方式的渴望(這些都太忽悠了),更重要的是,行業 SaaS 公司確實看到得多啊!在這個產業大變革的年代,固定在一家企業裡工作,有很多新思路、新方法是自己遇不到的。
行業 SaaS 公司除了輸出滿足客戶需求的方案,也要考慮如何結合企業沉澱下來的內外部資料,提出更好的業務運作方式,並用 SaaS 產品提供支撐。這就形成“流動起來的
活的資料
”。
五、並非“商業 SaaS”的模式
對於一個工具 SaaS 公司來說,如果只是通過銷售代表與客戶的“客情關係”賣更多產品或服務,而不是通過資料來提供增值服務,那麼我認為這不是商業 SaaS。
舉個例子,我與一家非常優秀的門店類 SaaS 產品交流(為了保護對方的商業資訊,我不能提及具體行業及具體商品)。他們除了提供標準 SaaS 服務,也為這些門店客戶提供消耗品。客戶通過 SaaS 平臺買這些消耗品,不是因為與 SaaS 公司的銷售代表熟識,而是因為從 SaaS 公司採購確實有很大便利:該行業對各類消耗品的有效期非常重視、對顧客與消耗品之間的關聯關係也非常看重,決不能出錯。
我認為這類有資料增值價值的才是商業 SaaS,只靠工具 SaaS 的客情多賣實物產品的,應該不是。
作者:吴昊白夜行 SaaS
原文:
https://bit.ly/3celPWy
返回列表
×
貨到通知
一旦商品補貨後,將第一時間以 E-Mail 方式通知您
E-Mail